江蘇省消費者協會于5月16日組織進行了173批次讀寫臺燈的對比檢測,樣品購買來源包含實體商城及網絡店鋪(天貓、京東和蘇寧易購),檢測內容涉及電源線長度、遮光性、色溫、顯色指數、光度學要求,共5項技術指標。
檢測結果顯示,符合以上五項技術指標要求的僅有3批次,98%的檢驗樣品存在技術指標不達標的情況;其中超八成的臺燈色溫過高,可能會影響視力健康。
正確選購健康光源產品
翌光科技提醒大家在選購的時候,除了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,檢查臺燈產品相關的認證及標識,還要關注光源的色溫、顯指、均勻度、以及是否有眩光等重要的性能參數。
現有的光源中,燭光的色溫大約是2000K,白熾燈是2700-3000K,清晨的陽光大約4400K,中午就上升到了5600K。人在一天里不同時段用光,順應自然規律是理想的,而現在市場上的LED燈,色溫普遍偏高,對人體生物鐘會產生干擾長期使用,將影響睡眠,照成生物鐘紊亂,從而降低人的免疫力。目前比較理想的光源就是OLED,色溫在3000-4000K。因此,在選擇臺燈時,盡量不要選擇色溫超過4000K的產品。
顯色性是照明質量中的一個重要指標,在室內照明中,很多的標準都把顯色指數指標要求為80以上,陽光的顯色指數為100,顯色指數接近陽光的就是白熾燈,其次是OLED光源(>90),LED的顯色指數一般在70-80左右。為了提高作業的清晰度和顏色的逼真度,緩解眼睛的壓力,在選擇時要較好選擇顯色指數(Ra)不低于80的燈具。如果要在臺燈下畫畫、配色等對色彩要求高的一些事情,建議選購臺燈的顯色指數至少90。
對于光源眩光、均勻度問題,建議大家選擇漫射型的平面光源(OLED),而不是光束較強的點光源。光線比較均勻的話,不會有眩光,可以很好的緩解視覺疲勞。
|